腸絳蟲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腸絳蟲病  

目錄

疾病別名

絳蟲病  

疾病概述

腸絳蟲病系由寄生在腸道內幼絳蟲所引起的疾病。我國所見主要是牛肉絳蟲病豬肉絳蟲病臨床表現:半數病人常有上腹隱痛,少數可有消瘦乏力食欲亢進等,偶有神經過敏、磨牙失眠神經系統癥狀。短膜殼絳蟲感染輕者常無癥狀,重度感染可有腹痛腹瀉食欲減退、頭昏、消瘦等癥狀。

診斷以糞檢見有排出絳蟲節片為主要依據。豬囊蟲病可引起腦病癲癇、眼病、皮下組織肌肉疾病,活體組織檢查可確診。

治療:

(1)吡喹酮豬肉牛肉絳蟲按15-20mg/kg,短膜殼絳蟲按25mg/kg,頓服

(2)甲苯咪唑 300mg 每日2次,療程3日,療效亦佳。

(3)硫雙二氯酚 療效頗佳。成人劑量為3g空腹頓服,或空腹每小時服1g,連服3次,小兒按50-60mg/kg。  

疾病分類

感染科  

疾病描述

腸絳蟲病是各種成蟲寄生于人體小腸所引起的疾病總稱。常見的有豬帶絳蟲病和牛帶絳蟲病。系因進食含有囊蚴的豬肉或牛肉而感染。  

癥狀體征

自吞食豬或牛帶絳蟲的囊尾蚴至糞便中出現蟲體節片需2-3個月,此即潛伏期。短膜殼絳蟲的潛伏期2-4周。絳蟲病與牛帶絳蟲病的癥狀多較輕微,患者常無不適,糞便中發現白色帶狀節片為最初和惟一癥狀。牛帶絳蟲脫落的節片蠕動能力較強,常可自動從肛門脫出。半數病人常有上腹隱痛,少數可有消瘦、乏力、食欲亢進等,偶有神經、磨牙、失眠等神經系統癥狀。豬帶絳蟲病人因自體感染而患有囊尾蚴病者可占2.5%—25%,感染期愈長而危險性亦愈大。短膜殼絳蟲感染輕著常無癥狀,重度感染可有腹痛、腹瀉、食欲減退、頭昏、消瘦等癥狀。  

疾病病因

1、傳染源 人是豬帶絳蟲和牛帶絳蟲的終末宿主,故賓館是豬帶絳蟲病和牛帶絳蟲病的惟一傳染源,從糞便排出豬帶絳蟲卵或牛帶絳蟲卵,分別使豬或牛感染而患囊尾蚴病。鼠是短膜殼絳蟲的保蟲宿主因此,鼠和人是短膜殼絳蟲病的傳染源。

2、傳播途徑 豬帶絳蟲病和牛帶絳蟲病是因食生或未熟的含有囊尾蚴的豬或牛肉而受感染。這與飲食習慣有關,亦可因生嘗肉餡或生肉與熟食同一砧板與炊具,造成熟食被污染。短膜殼絳蟲病則以兒童居多。

3、人均易感性 不分性別與年齡均可感染。豬帶絳蟲病與牛帶絳蟲病以青壯年維多,男多于女。短膜殼套抽并則以兒童居多。

4、流行情況 牛帶絳蟲病主要流行于追州、西藏、四川、廣西、新疆、寧夏等少數民族地區,且常呈地方性流行。東北、華北、河南、恩云南、內蒙古、上海等地豬帶絳蟲病多見,且多為散發。短膜殼絳蟲主要見于華北和東北地區。  

病理生理

豬帶絳蟲與牛帶絳蟲以小鉤和(或)吸盤鉤掛和(或)吸附在小腸粘膜上,引起局部損傷及炎癥。多條絳蟲寄生偶可導致不全性腸梗阻。短膜殼絳蟲的蚴蟲寄生在小腸粘膜內可引起微絨毛腫脹。其成蟲則可灶性出血與淺表潰瘍等病變。寄生人體的絳蟲大量吸取訴諸的腸內的營養成分,可造成病人營養不良貧血等。蟲體的代謝產物可能對訴諸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診斷檢查

實驗室檢查

1、血象 病程早期血嗜酸性粒細胞可輕度增加,白細胞總數多無變化。

2、糞便檢查 可用直接涂片或集卵法查絳蟲卵,查獲蟲卵可確診為絳蟲病,但不能鑒別蟲種,因為豬帶絳蟲和牛帶絳蟲的蟲卵極相似,鏡下亦難于區分。

3、妊娠節片檢查 采用壓片法檢查,可見豬帶絳蟲妊娠節片類,子宮分支為7—13個,呈樹枝狀;而牛帶絳蟲則為15—30個,呈對分支狀。

4、其他近來免疫學分子生物學檢查用于絳蟲病診斷具有較高的靈敏性和特異性。

診斷:

1、臨床診斷 有進食或未豬或牛肉的歷史,糞便中有白色帶狀節片排出者。

2、試驗診斷 糞便中找到絳蟲卵可確診,但豬帶或牛帶絳蟲蟲卵檢出率低。妊娠節片檢查不但可以確診絳蟲病,還鑒別絳蟲種類。  

治療方案

主要為驅蟲治療:

1、吡喹酮 驅豬帶或牛帶絳蟲按10-20mg/kg,短膜殼絳蟲按15—25mg/kg,頓服。無需導瀉,療效可達95%以上。藥物主要作為于蟲體表皮、出現空泡、繼而破潰,并可蟲體肌肉發生痙攣,致蟲體隨腸蠕動從糞便排出體外。吡喹酮的副可參見血吸蟲病章節。

2、甲苯達唑 400mg,2次/d,療程3d,療效亦佳音,腸道很少吸收,副作用少。  

疾病預防

1、管理傳染源 普查普治病人。防止豬與牛感染,變樣豬放牧為圈養,飼料不被污染。滅鼠對預防短、長膜殼絳蟲也有重要作用。

2、切斷傳播途徑 加強肉類檢疫,禁止出售含囊尾蚴的肉類。囊尾蚴在-10儲藏5d即可死亡。加強衛生教育,各處生食生肉類的習慣。飲食器具應生熟分開。  

安全提示

1、管理傳染源,普查普治病人。防止豬與牛感染,變樣豬放牧為圈養,飼料不被污染。滅鼠對預防短、長膜殼絳蟲也有重要作用。

2、切斷傳播途徑,加強肉類檢疫。加強衛生教育,改掉吃生肉的習慣,廚房餐具應生熟分開。

3、加強屠宰肉類的檢查,禁止含囊尾蚴的牛肉.豬肉出售。大型屠宰場應有冷藏庫。

4、防止牛與豬囊尾蚴感染,改變養豬方式,不應放牧飼養,做到豬有欄,牛有舍,人畜分居,防止飼料被人糞污染。

關于“腸絳蟲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97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导航,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十八禁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精品国产动漫欧美在线 | 天天狠天天天天透在线2020 |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国产精品 | 在线精品国产制服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