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型食物中毒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肉毒桿菌食物中毒,亦稱肉毒中毒是因進食含有肉毒桿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臨床上以神經系統癥狀如咽肌癱瘓為主要表現。如求救不及時,病死率較高。

臨床表現:起病突然,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可有頭痛頭暈、暈眩、乏力惡心嘔吐。眼內外肌談混可出現眼部癥狀,如視力模糊復視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重者出現吞咽咀嚼發音困難,甚至呼吸困難。  

目錄

疾病分類

感染科  

疾病描述

肉毒桿菌食物中毒,亦稱肉毒中毒是因進食含有肉毒桿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臨床上以神經系統癥狀如咽肌癱瘓為主要表現。如求救不及時,病死率較高。  

癥狀體征

臨床表現:起病突然,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可有頭痛、頭暈、暈眩、乏力、惡心、嘔吐。眼內外肌癱瘓可出現眼部癥狀,如視力模糊、復視、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重者出現吞咽、咀嚼、發音困難,甚至呼吸困難。肌力低下主要見于頸部及肢體近端,腱反射可呈對稱性減弱。由于頸肌無力,頭向前好傾向一側。病程中神志清楚,感覺正常,不發熱。常有性便秘腹脹尿潴留。輕者5-9d內逐漸恢復,但全身乏力眼肌癱瘓持續較久。重癥搶救不及時多數死亡,病死率30—60%,死亡原因多為延髓所致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及誤吸肺炎所致繼發性感染嬰兒患者首發癥狀常為便秘,迅速出現顱神經麻痹,可因驟發中樞性呼吸衰竭猝死嬰兒猝死綜合征SIDS)。  

疾病病因

1、傳染源 家畜、家禽及魚類為傳染源。病菌由動物腸道排出,牙孢污染食品,在缺氧環境下肉毒桿菌大量繁殖,產生大量外毒素

2、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被肉毒桿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傳播,多見于臘肉、罐頭等腌制食品或發酵的豆、面制品。

3、易感性 普遍易感,無病后免疫力。  

病理生理

發病機制 肉毒毒素是一種嗜神經毒素,主要由上消化道吸收,毒素進入小腸結腸后,則吸收緩慢,胃酸及消化酶均不能將其破壞,故多數患者起病緩慢,病程較長。肉毒毒素吸收后主要作用于顱神經核,外交神經肌肉接頭處及植物神經末梢,阻斷膽鹼的釋放,使肌肉收縮運動障礙,發生軟癱,但肌肉仍能保持乙酰膽堿的反應性,靜脈注射乙酰膽堿能使癱瘓的肌肉恢復功能。 病理變化主要是顱神經核及脊髓前角產生退行性變,使其所支配的應肌群發生癱瘓。腦及腦膜顯著充血水腫,并也廣泛的點狀出血血栓形成。  

診斷檢查

1、流行病學資料 有進食可疑食物,特別是臘肉、罐頭等腌制食品或發酵的豆、面制品史,同餐者集體發病。

2、臨床表現 有特殊的神經系統癥狀與體征,如眼肌癱瘓,吞咽、咀嚼、發音困難,呼吸困難等。

3、實驗室檢查 用可疑食物進行厭氧菌培養,分離病原菌。或用動物試驗查患者血清及可疑食物中的肉毒毒素。  

治療方案

1、對癥治療 患者應嚴格臥床休息。患者于食后4h內可用5%碳酸氫納或1:4000高錳酸鉀溶液洗胃,服瀉劑并作清潔灌腸,以破壞胃腸內常委吸收的毒素。吞咽困難者宜用鼻飼及靜脈輸液。呼吸困難者吸氧,及早氣管切開人工呼吸。還應根據病情給予強心劑及防治機遇性細菌感染等措施。

2、抗毒素治療 及早應用多價抗毒血清(A、B、E型),對本病有特效,必須在起病后24h內或癱瘓發生前注射最為有效,劑量每次5萬U—10萬U,靜脈肌內注射(或先做皮膚敏感實驗,過敏者先行脫敏處理),必要時6h后重復給予同樣劑量1次。在病菌型別已確定者,應注射同型抗毒素,每次1萬U—2萬U。病程已過2d者,抗毒素效果較差,但應繼續注射,以中和血中殘存毒素。大劑量青霉素可消滅棒到內的肉毒桿菌以防其繼續參考腸素。  

疾病預防

嚴重管理與檢查食品,特別是臘肉、罐頭等腌制食品或發酵的豆、面制品制作和保存。禁止出售與食用變質食物。預有同食者發生肉毒毒素中毒時,其余人員應立即給予多價抗度血清預防,1000U—2000U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3次。  

安全提示

1、主要通過食物傳播,多見于腌肉、臘肉、豬肉及制作不良的罐頭食品,部分地區曾因食用豆豉、豆瓣醬、臭豆腐及不新鮮的魚、豬肉、豬肝而發病;

2、患者應嚴格臥床休息,并予適當鎮靜劑,以避免癱瘓加重。患者于食后4小時內可用5%碳酸氫鈉或1:4000高錳酸鉀溶液洗胃及灌腸,以破壞胃腸內尚未吸收的毒素。

健康問答網關于神經型食物中毒的相關提問

關于“神經型食物中毒”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97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导航,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字幕无线视频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国产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日韩欧美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亚洲有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韩日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