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發脫落
A+醫學百科 >> 毛發脫落 |
毛發脫落可以分成兩種基本類型:由于毛囊受損造成的永久性脫發,和由于毛囊短時間受損造成的暫時性脫發。永久性脫發即常見的男性禿頂。在某些歐洲國家,男性的禿頂率高達40%。
永久性脫發(即男性型脫發)的掉發過程是逐漸產生的。開始時,頭前額部的頭發邊緣明顯后縮,頭頂部頭發稀少;然后逐步發展,最后會發展到只剩下頭后部,頭兩側一圈稀疏的頭發。
目錄 |
毛發脫落的原因
①局部皮膚病變:如脂溢性皮炎、麻風、梅毒、黃癬等,脫發常不規則。②神經營養障礙:如斑禿,為突然發生的局限性斑狀禿發,有時可伴有眉毛、胡須等脫落,常可再生。③內分泌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垂體前葉功能低下、性腺功能低下等。④某些發熱性疾病:如傷寒等。⑤某些藥物及放射線的影響:如環磷酰胺、足葉乙甙、順鉑等抗癌藥物的應用及過量的放射線影響。⑥外傷:如灼傷及瘢痕處等。⑦年齡:老年人可出現毛發脫落。
毛發脫落的診斷
1.先天性脫發。較少見,患者出生時全身或局部無毛發,通常合并其它先天性異常,如指(趾)甲、牙齒、骨骼的發育缺陷或畸形,可能為染色體異常所致。
2.雄激素性脫發。即脂溢性脫發,與遺傳有關,多在20~30歲開始發生表現為毛發的逐漸稀疏和脫落,男性多從前額兩側開始,逐漸向頭頂延伸;或從頭頂開始,然后擴展至前額。頭發變得纖細而稀少。由于皮脂分泌旺盛,部分人頭發油膩,長期發展下去則毛發干枯無光澤。女性脫發一般癥狀較輕,多為頭頂部毛發稀疏。
3.斑禿。為一種突然發生的局限性脫發,患處皮膚正常,無炎癥,表面光滑,呈斑塊狀脫發,可持續數月或數年,多數能再生。脫落斑塊可為l~2處,多者有10余處,嚴重者整個頭部毛發迅速脫落,稱為全禿。還有極少數患者,除頭發脫落外,其它部位的毛發如眉毛、睫毛、胡須、腋毛、陰毛等,甚至全身的毳毛均脫落,稱普禿。
毛發脫落的鑒別診斷
毛發脫落需要與不同類型的脫發相互鑒別。
1、脂溢性脫發:常常出現在中青年身上,表現為頭皮上有較厚的油性分泌,頭發光亮,稀疏而細,或者頭發干燥,頭屑多,無光澤,稀疏纖細。
2、病理性脫發:主要由于病毒、細菌、高熱對毛母細胞有損傷,抑制了毛母細胞正常分裂,使毛囊處于休克狀態而導致脫發,如急性傳染病、長期服用某種藥物等。
3、化學性脫發:有害化學物質對頭皮組織、毛囊細胞的損害導致脫發
4、物理性脫發:空氣污染物堵塞毛囊、有害輻射等原因導致的脫發。
6、肥胖性脫發: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在體內代謝后產生廢物,堵塞毛囊導致脫發
7、遺傳性脫發:脫發也是有遺傳性的,一般男性呈顯性遺傳,女性呈陰性遺傳。
毛發脫發有很多種類,臨床上常見的有:
1.先天性脫發。較少見,患者出生時全身或局部無毛發,通常合并其它先天性異常,如指(趾)甲、牙齒、骨骼的發育缺陷或畸形,可能為染色體異常所致。
2.雄激素性脫發。即脂溢性脫發,與遺傳有關,多在20~30歲開始發生表現為毛發的逐漸稀疏和脫落,男性多從前額兩側開始,逐漸向頭頂延伸;或從頭頂開始,然后擴展至前額。頭發變得纖細而稀少。由于皮脂分泌旺盛,部分人頭發油膩,長期發展下去則毛發干枯無光澤。女性脫發一般癥狀較輕,多為頭頂部毛發稀疏。
3.斑禿。為一種突然發生的局限性脫發,患處皮膚正常,無炎癥,表面光滑,呈斑塊狀脫發,可持續數月或數年,多數能再生。脫落斑塊可為l~2處,多者有10余處,嚴重者整個頭部毛發迅速脫落,稱為全禿。還有極少數患者,除頭發脫落外,其它部位的毛發如眉毛、睫毛、胡須、腋毛、陰毛等,甚至全身的毳毛均脫落,稱普禿。
毛發脫落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對于脫發患者,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要保持心情舒暢,精神愉悅?;颊咭e極面對生活,主動適應快節奏的生活環境,正確對待生活、工作和學習壓力。對所患的脫發病情不要耿耿于懷,要樹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2.要合理膳食。不要過多食用動物類食物,做到犖素搭配,營養豐富。
3.控制洗頭次數。一般1周1次即可,夏秋季節最多1周2次。同時要選擇洗滌效果好而刺激性小的洗發劑,不要使用劣質產品。
4.對頭部皮膚病要積極治療。對于頭部所患的脫發癥狀,要及時到皮膚科就診,請皮膚科醫生給予正確診斷、對癥治療。
5.要有耐心。毛發生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千萬不要著急,一般需要3~6個月或更長的時間才能治好。因此患者一定要配合醫生的治療,持之以恒,才能達到滿意的療效。
參看
關于“毛發脫落”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