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種球蛋白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丙種球蛋白(γ-globulin)原為免疫球蛋白(immuneg lobulobulin,Ig)的統稱,是具有抗體活性,并能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的一類球蛋白。靜脈用丙種球蛋白(IVIG)是從大量健康人混合血漿中分離提純的,具有抗體活性,含有廣譜抗細菌和抗病毒的IgG抗體。最初主要用于免疫缺陷病的替代治療,現在已經廣泛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治療。40年代開始應用的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主要含有免疫球蛋白G(IgG),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病毒性和細菌性感染性疾病。20世紀80年代后,臨床已經用IVIG治療50多種疾病。療效較好,副作用小,在危重癥的搶救中起著重要作用。

注:由于人血中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數為丙種球蛋白(γ-球蛋白),有時丙種球蛋白也被混稱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

目錄

適應癥

含有健康人群血清所具有的各種抗體,因而有增強機體抵抗力以預防感染的作用。主要用于免疫缺陷病以及傳染性肝炎麻疹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的防治,也可用于哮喘、過敏性鼻炎、濕疹等內源性過敏性疾病

用量用法

肌注:每次~5ml,3周1次,用于內源性過敏性疾病,每次ml(含量10%者),3周內注射2次。胎盤球蛋白每次~9ml?!?/p>

其治療方法主要分為小劑量替代療法和大劑量免疫調節療法兩類。小劑量替代療法主要用于以下疾病:(1)原發性免疫缺陷病;(2)繼發性免疫缺陷病:B細胞惡性腫瘤(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HIV感染。

大劑量免疫調節療法主要用于以下疾病:

(1)血液系統疾病: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癱、獲得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細胞減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細小細胞病毒B19相關的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第八因子相關自身免疫性疾病、獲得性血管性血友病;

(2)神經免疫性疾病:格林巴利綜合征(GBS)、慢性炎性脫髓鞘性神經病(CIDP)、多灶性運動神經病(MMN)、多發性硬化癥、重癥肌無力、蘭伯特-伊頓綜合征、僵人綜合征;

(3)風濕性疾病:川崎病、ANcA陽性的系統性血管炎、多發性肌炎、皮肌炎抗磷脂綜合征、反復自然流產、類風濕關節炎和費爾提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幼年特發性關節炎(JIA);

(4)皮膚病: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TEN)、自身免疫性皮膚的起泡疾病、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征、激素依賴嚴重的過敏性皮炎;

(5)其他情況: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的抗體介導的排斥反應(AMR)、膿毒癥綜合征。

副作用

過敏反應

發生率:1%一巧%,若用量>1.0g/kg,副作用增多。表現:多在輸液30min內出現,表現為暫時性發熱、畏寒及皮膚潮紅、胸悶、心悸、惡心或嘔吐,極少數發生哮喘過敏性休克。在原發性IgA缺乏癥患兒,因其血清中存在IgE和IgG同型抗IgA抗體,IvIG中多少含有IgA,故靜點IvIG時易導致嚴重過敏性休克,故此類患兒不宜使用IvIG。

并發感染

國外報道應用IVIG可產生丙肝、非感染性腦膜炎艾滋病、急性溶血和腎功能減退,中國內尚無如此嚴重的副作用報告。

注意事項

1.按球蛋白來源可分為兩種,一為健康人靜脈血來源的丙種球蛋白制劑,按蛋白質含量有10%、16%、16.5%等數種(國內制品濃度在10%以上),其中丙種球蛋白占95%以上。另一種為胎盤血來源的丙種球蛋白(人胎盤血丙種球蛋白),即胎盤球蛋白,含蛋白質5%,其中丙種球蛋白占90%以上。胎盤球蛋白因丙種球蛋白含量以及純度均較低,其用量應相應增大。

2.除專供靜注用的制劑外,一般制劑不可靜注。

3.注射大量時,可見局部疼痛和暫時性體溫升高。

參看

參考文獻

焦富勇; 馮爽; 徐曼.丙種球蛋白的臨床應用新進展.中國醫藥科學 2012-11-15

關于“丙種球蛋白”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97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导航,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在线α免费 | 中文字幕级片在线播放 | 日韩在线欧美专区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小片 |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